玛雅吧手机版APP|玛雅吧Welcome

玛雅吧手机版APP|2024-02-25

玛雅吧手机版APP

  (经济观察)上调经济增速预期,不加息的美联储在考虑什么?

  中新社北京9月21日电 一如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不加息,其在北京时间21日凌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的水平不变。

  此次议息会议释放的信息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表态,涉及到对美国经济的判断,也有关未来美联储的政策操作。

  货币政策例会后发表声明的主要变化发生在经济预测和点阵图方面。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提出,从经济预测来看,与6月的概要相比,美联储将今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预期中值上调了1.1个百分点至2.1%,将今年的通胀预期、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中值下调了0.2个百分点至3.7%。

玛雅吧手机版APP

  该报告认为,当前美国经济韧性超出大部分官员预期,上调GDP是必然结果。美联储还上调了对2024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速的预测至1.5%(此前为1.1%),对核心PCE通胀的预测保持在2.6%不变。“尽管鲍威尔在记者会上不愿承认,但在我们看来,美联储或已将经济‘软着陆’作为了基准情形。”

玛雅吧手机版APP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指出,2023年三季度,美国经济韧性持续好于预期,从分项指标来看,当前私人消费高于预期,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伴随着补库存周期触底反弹,支持美国三季度经济增速继续向上。经济韧性超预期使得9月美联储大幅上调了美国2023年实际GDP增速预测。

  关于核心PCE,程实提到,鲍威尔认为服务通胀的回落轨迹已经在美联储理想预期内,但美联储对非房租核心通胀的变化仍需保持高度警惕。考虑到房租通胀对核心通胀的走向中长期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随着四季度房租通胀继续见顶回落,扣除季节性影响,核心通胀继续下行的可能性在增加。

  “更令人担心的是有关2024年底联邦基金利率预测的变动。”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称,6月份的点阵图预测,2024年底联邦基金利率将为4.6%,这意味着四次降息。而此次9月份的点阵图预测,2024年底联邦基金利率中位数将为5.1%,这意味着2024年仅会发生两次降息。

  在他看来,长远而言,联邦基金利率保持相当之高的水平,出乎市场意料。总体而言,这是一次美联储的“鹰派暂停”。

玛雅吧手机版APP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在对明年降息的预期方面,虽然本月官员利率预测中值指向2024年或有50个基点的降息空间,但实际点阵图显示官员对2024年的降息预期依然处于高度离散状态,暂未形成一致观点。

  程实也表示,这次答记者问中鲍威尔仍然对降息问题模糊应对,如果年内剩余的议息会议中,鲍威尔明确支持维持政策利率保持高位且持续模糊针对降息时间的讨论,那么美债保持高位震荡的时间或被延续,美元保持强势的周期可能被延长。

  美联储未来会如何操作?李超认为,未来的加息节奏,鲍威尔坚持相机抉择的原则,继续保留11月加息的可能性;但在记者问答中多次提及“步伐谨慎”,意味着紧缩可能已到尾声。

玛雅吧手机版APP

  上述研究报告称,从点阵图来看,四季度加息的可能性被保留,但缺乏共识。尽管最近两个月核心通胀有所放缓,但由于经济增长持续强于预期,加上油价反弹,使得美联储官员们对后续的通胀风险仍然保持警惕。

  具体看,在填写点阵图的19名官员中,有12人认为四季度还需再加息一次,另外7人倾向不再加息,这一力量对比与6月时变化不大。对于四季度是否加息,鲍威尔在记者会上态度模棱两可,直言需要依据数据行事。这表明美联储内部对于加息没有形成共识,对此市场只能耐心等待更多数据公布。

玛雅吧手机版APP

  程实认为,9月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小幅上调点阵图对政策利率的指引,年底联邦基金利率终值的预测被上调至5.5%至5.75%区间,对应美联储将再次加息25个基点。“因此,尽管鲍威尔强调是否再次加息要基于下一阶段的数据信息确定,我们仍预计12月美联储或将再次加息一次。”(完) 【编辑:田博群】

玛雅吧手机版APP

  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 “提高国际传播实效,需要全流程综合施策,而且最重要的是要以终为始,反推全流程各环节的选择和举措,并且不断总结传播效果,持续迭代传播策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总裁范建平说道。

玛雅吧手机版APP

  9月21日,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的“创新国际传播 讲好中国故事”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在“国际传播的术与效”主题讨论环节,范建平围绕关于提升国际传播实效的思考发表讲话。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总裁范建平 李太源 摄

玛雅吧手机版APP

  范建平表示,我们在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国际传播时,首先需要明确“为什么”,达到什么目的,而且要不断问“为什么”,找到最终目的。“明确了最终目的,才能对传播与否、传播什么、采取什么形式和方式、传播对象是谁等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采取恰当的做法。”他说,做国际传播,需要坚持“以终为始”。

  国际舆论场斗争复杂,范建平认为,面对攻击,有时候适当示弱,反而更容易获得同情和理解。在他看来,这是“以终为始”理念指导下的策略选择。“以终为始,从最终目的出发反推传播内容、传播对象、方式方法途径,才能达到目的,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

  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无法避开国际传播中客观存在的时空差异、语言差异、思维方式差异、文化背景差异以及意识形态差异等。对此,范建平提到,内外有别、外外有别,理念上大家都认同,但在实践中落实不够。

  他指出,内外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选题、内容、立意和叙事四个方面。其中,在选题方面,对内的热点不等于对外热点,需要遵循“以终为始”的原则选择对外选题。在内容上,海外受众的背景知识有限,不宜一次性传递太多信息,形成自我干扰,需要考虑受众的基本价值观,能够为受众所接受,减少“排异现象”和“文化折扣”。此外,对于中文内容要做专门的改写处理,在最终的传播效果上,改写重于翻译。

  范建平还表示,新媒体时代,受众普遍适应快阅读、浅阅读、舒适阅读,标志性的标签、表述易于给受众留下印象。

  如何增强传播可信度?范建平认为,要说明白底层逻辑。他举例称,“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等,底层逻辑来自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大同、唇齿相依、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等理念,是系统思维。

  在范建平看来,不说明白底层逻辑,受众就很难理解和相信中国是真心希望乃至帮助其他国家一起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