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吧计划|app最新官网

玛雅吧计划|2023-10-22

  中新网拉萨9月21日电 (拉巴卓玛)“未来世界一定是美美与共的。”首届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19日在拉萨举行,应邀参加此次活动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特聘首席教授、东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学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构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过程中,需要贯穿‘美美与共’的理念,这样大家才能做到互相理解、互相沟通,从而达成共识。”

图为方李莉接受采访。受访者供图

  方李莉进一步阐释说,在审美层面上,个体与个体间可能会存在着语言、文字的隔阂。“但有些东西是共通的,例如美的音乐、舞蹈,这些都是可以产生共情的。”

  一直以来,作为人类学家的方李莉很关注西藏。她认为这里人文资源的丰富性、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都使得自己研究的课题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我曾在2008年自驾青藏线调研,对西藏,尤其是牧区民众的生活状态和朴素的生态环保理念以及服饰、歌舞艺术印象特别深刻,这也都是我们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可以思考的点。”

  为此,她认为旅游业、民族手工业、文创业等等轻工业都是可以在西藏持续发展的产业。“当然,这片高天厚土发展艺术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传递人的情感,没有什么是比艺术更合适的了。”

  方李莉认为西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还需要更好理解、挖掘、传播西藏优秀传统文化。

  她说这方面,西藏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先决条件。诸如基础设施的改善与提升,让人员的流动更加密切;旅游业的发展增进了不同民族间的了解。

  “设想当我们同唱一首歌、手牵手跳舞时,就会有着自然而然的亲密感和亲近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靠人的审美经验的共享、靠人的情感的交流才能不断铸牢。认识自己本民族的美、认可他民族的美,才能实现大同美,才能将我们更加凝聚在一起。”方李莉说。(完)

玛雅吧计划

  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 (国璇)“面对当今的时代之变、人民之需,科普的内涵、理念、手段和机制都发生了新变化。”20日举行的2023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科普创作传播的范式变革”专题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说,新时代科普需要建立多元主体协作机制,促进科普创作与传播融合发展。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让创新思想在学界与社会间流动得更频繁,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作用。

  “大科学工程是科学前沿突破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国民素质的科普平台。做好科普是每个科技工作者的义务和职责。”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院长李建刚介绍了磁约束聚变的相关研究,以及“科学普及岛”品牌等科普实践。“聚变不但是人类理想的能源,同时是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载体。未来,一定会有一盏灯被聚变点亮。”

  “9年前,我协助拍摄的全国首部急救科普纪录片《急诊室故事》受到了广泛欢迎,观众在追剧的同时也掌握了急救知识。”上海市同济医院创伤救治中心主任、“达医晓护”科技志愿者团队负责人王韬以医学科普为例,强调科普的关键是满足公众的需求。“高质量科普要保证其科学性和准确性,更好地服务受众的需要。”

玛雅吧计划

  智能化时代,传播的方式、技术手段不断更迭。如何促进优质科普内容精准触达目标人群,是所有科普人面临的挑战。

  2018年,同济大学退休物理学教授吴於人联合10位教授、博士成立“不刷题俱乐部”,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科普。冲量定理、核聚变、涡电流……这位“不刷题的吴姥姥”以“脑洞大开”的实验和生动形象的讲解,让晦涩的物理术语趣味横生,收获千万粉丝。“我会根据平台算法了解观众的喜好,针对性地设计视频内容,吸引更多青少年和家长感受科学的魅力。”

20日,在2023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科普创作传播的范式变革”专题论坛上,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科普实验中心主任戴伟(David G. Evans)作报告。国璇 摄

  “很多人无意间刷到‘戴博士实验室’的视频,觉得做实验很有意思,开始对化学产生兴趣。”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科普实验中心主任戴伟说,网络科普不受人数、地域限制,拉近了更多人与科学的距离。“做科普,不要被动地等待被人看见,而要主动寻找受众。”

  “去年,科普创作团队‘织布鸡’加入中国科协实施的科普中国星空计划,在科学编辑的帮助下,产出的首条短视频《北极光,也能发出声音吗?》一经发布就登上热搜。”周忠和介绍,科普中国平台融合了一大批科技专家、学会、媒体等资源,“选题指导、编辑转化、专家咨询、制作支持、传播推广,平台帮助创作者解决版权、推广等问题,提供科普全要素、全链条转化服务。”

  2022年发布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强化全社会科普责任,明确了科普工作的8类主体:各级党委和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各级科学技术协会、各类学校和科研机构、企业、各类媒体、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公民。

  “近年来,科普传播机制从政府工作组织为主,逐渐向政府引导为主、多元主体参与、社会化程度更高的形式转变。大科普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周忠和说。(完)